
河北唐山,一位年迈老人的儿子激动地握着工作人员的手,他正因老父亲行动不便而发愁如何完成养老金认证,没想到工作人员主动上门,将服务送到了家里。
这种上门认证服务中的温馨画面,只是全国无数养老金领取者的一个缩影。养老金资格认证,这个关乎亿万老年人生活保障的环节,既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,也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服务温度。
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,养老金认证制度如何兼顾基金安全与便民服务,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课题。
01 认证之难:老年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
“要证明自己还活着”,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,却实实在在是养老金资格认证的核心内容。对于年轻人来说,拿起手机刷个脸、摇摇头、眨眨眼可能轻而易举,但对老年人却并非易事。
许多家庭反映:“认证让老年人自己操作,确实很困难,尤其是高龄老人,有的患病、有的认知障碍、有的残疾,更有的是高龄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”。
让子女或亲人操作也很困难,要证明其是否还活着,要眨眼、要摇头、要张嘴,高龄老人很多根本听不懂,看不清,做不到位,常常是认证超时,认证不成功。
这样的困境在全国各地都在上演。养老金认证的技术手段在不断升级,但对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来说,这些进步有时反而成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。
即使有子女从旁协助,面对需要精确配合的人脸识别动作,许多高龄老人也难以完成,导致认证失败。
02 温暖举措:上门服务与无感认证的探索
面对老年群体的实际困难,各地人社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更人性化的认证方式。
一些地区的人社部门通过全面核查摸排,精准筛查出因重病、伤残等无法自行认证的退休人员,建立了详细的服务台账,并集中开展上门认证服务。
“我年纪大了,行动不方便,正发愁怎么认证呢,没想到你们主动上门,太贴心了!”不少老人道出了这样的心声。
在某些偏远地区,一支支由基层工作人员组成的“上门代办队”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他们针对高龄、残疾、患病卧床的老人,早已建好了“一对一”台账,带着设备上门服务。
部分地区则积极创新服务模式,大力推行“无感认证”。这一模式依托大数据平台,加强与相关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,让数据多跑路,实现大部分人员待遇资格的“静默无感”认证。
不少退休人员对这种创新方式赞不绝口:“以前领取养老金每年还要专门办资格认证,手机操作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很困难。现在不需要任何操作,通过数据比对就能自动完成认证,更方便了”。
03 安全与便民:养老金认证的平衡之道
在方便老年人的同时,如何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,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。
养老金是人民群众的“养老钱”、“保命钱”,关系社保基金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。一旦认证环节出现漏洞,可能导致社保基金流失,损害所有参保人的共同利益。
一些地区曾发现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典型案例。这些案例中,有人利用不同身份信息在多地重复参保并领取待遇,导致社保基金被重复领取。
针对这种情况,各地社保部门不断强化风险管控,坚守资格认证工作安全底线。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,严格权限设置和操作留痕,确保认证流程可追溯、可核查。
另一方面,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,及时发现并解决资格认证和待遇发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
04 科技赋能:认证方式的多元化探索
为解决养老金认证的难题,各地探索出了多种多样的认证方式,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结合、传统与创新并举的多维认证体系。
线上自助认证通过各类政务服务平台,为熟悉手机操作的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认证途径。
针对不熟悉线上操作的人群,传统的线下窗口服务依然保留。在一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,工作人员会热情地帮助前来认证的老年人完成相关操作。
而最受好评的,当属针对特殊群体的上门认证服务。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过程中,不仅严格遵守工作纪律,还热情细心开展政策答疑、认证指导和心理疏导,为退休人员提供贴心的认证服务。
对于无法通过常规方式认证的特殊情况,工作人员则通过其他渠道收集相关资料,同步开展手工认证业务申报,确保待遇认证不落一人。
05 未来展望:构建更加完善的认证体系
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,需要持续优化工作机制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。
各地人社部门表示,将建立健全待遇认证长效机制,定期开展上门认证,扎实办好民生实事,真正实现社保服务“零距离”,让每一位退休人员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。
一些地区社保部门承诺,将继续巩固现有成果,持续优化工作机制,不断提升认证服务的标准化、智能化、便民化水平,确保待遇领取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待遇。
基层服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强调:“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我们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便民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每一次主动告知、每一次上门办理、每一次当面提醒,都是我们践行‘以人民为中心’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”。
没错,科技是冰冷的,但人的关怀却有温度。技术的进步应当服务于人的需求,而非增加负担。未来的养老金认证体系,应当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,让科技真正为老年人提供便利。
股天下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