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国防部7月14日证实,洛克希德·马丁终于交付了积压已久的72架F-35战机。但每架都被军方扣留500万美元尾款——总额高达3.6亿美元。这些号称“全球最先进”的隐形战机因软件缺陷,至今只能用于基础训练,实战能力仍是未知数。
一、交付背后的“半成品”真相。这批F-35搭载的TR-3升级系统实为临时拼凑版软件。雷达常因系统过载自动关机,电子战设备在测试中频繁死机,飞行员被迫手动重启。美国国防部妥协接收的唯一条件是:洛克希德·马丁必须承诺2025年前修复所有漏洞。工厂内积压的隐形战机一度超百架,停满德州沃斯堡的备用机场。
二、军方的“惩罚性”扣款机制,每架扣款500万美元并非象征性处罚。合同规定:战机需通过“战斗任务模拟测试”才能拿到全款。而当前版本连基础科目都无法完成——在最近的内华达州军演中,F-35因软件崩溃未能发射一枚导弹。更严厉的制裁来自国会。《2025国防授权法》直接砍掉10架订单,剩余20架被冻结交付。五角大楼需向国会证明“所有技术漏洞已封堵”,否则战机将永远停在流水线上。
三、亚太盟友陷战力真空,日本自卫队的焦虑最为急迫。 三架F-35A延迟部署导致西南岛屿防空网出现缺口。为应对东海频繁巡航的外国军机,航空自卫队被迫延长F-15J的服役期限——这款老式战机雷达反射面积比F-35大30倍,极易被锁定。 澳大利亚空军更遭遇系统性延误。最后9架F-35B交付跳票一年,两栖攻击舰“堪培拉”号不得不以直升机充数。新加坡的采购计划已暗中转向:新订单中追加了12架“阵风”战机,被视作F-35的替代方案。
四、技术困局牵出供应链危机,TR-3升级的核心硬件是氮化镓雷达模块。但中国对镓的出口禁令卡住关键原料,美国军工厂库存仅够维持3个月。洛马工程师私下承认:现有雷达性能比原设计缩水40%,探测距离不足中俄新锐战机的80%。软件团队同样步履维艰。为Block 4升级编写的800万行代码中,已发现2000余处漏洞。“这就像给飞行中的飞机更换引擎”。
五、天价账单与信任崩塌。每架F-35的运营成本飙升至3.5万美元/小时,是F-16的4倍。而交付延迟导致维护费再增12%——停在工厂的未交付战机需定期更换隐身涂层,单次耗资47万美元。国会审计报告揭穿更残酷现实:Block 4升级预算从106亿暴涨至165亿美元,进度却推迟3年。 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迈克·罗杰斯怒斥:“纳税人花六代机的钱,拿到的是四代半战力”!
股天下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